昨天了解方向的章節中,根據數據、資料庫、使用者回饋,團隊提出第一個《選項目標》、「選項聲明」、「解決方案聲明」
我們相信,透過使老師更快、更輕易地開設課程,我們可以將發布課程的比例提高到 50 %,並將第二門課程的開設數量增加到 30 %。
接著根據產品形,我們了解方向是《選項目標》、我們再度回到《分析當前狀態》
目前這部分的資訊仍屬於起步階段,課程平台上的課程發行比例僅 25 %,第二門課大概 10 %
在《分析當前狀態》這階段,我們繼續問
是什麼阻礙了我們?
-> 我們不夠瞭解課程平台中老師建立課程所遇到的問題
可以採取什麼步驟來更了解?
-> 使用者研究(將安排與 20 明老師訪談一小時)
使用者訪談結束後,經過資料的彙整分析,得出以下幾點
第一次的訪談結果幾乎包含系統所有的面向,於是團隊決定先畫出個使用者旅程
在使用者旅程中標記一些可能特別有問題的地方,接著提出假設:
我們相信,透過幫助老師輕鬆地、快速地將課程「輸入」系統,可以將課程發布比例提高到 50 %,並將第二門課程的開設數量增加到 30 %。
接著書中繼續提到,「真正」了解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,使用者研究不該被誤解為系統的可用性測試,而是種從使用者角度出發的探索,其背後根本的目的是要「找到你想要解決的問題」
可用性測試則是驗證解決方案是否真正解決問題、是否能被使用者輕易使用
藉由提問來識別出問題真正的痛點是什麼、根本原因是什麼
前面在使用者研究結束後,我們提出假設:幫助老師輕鬆地、快速地將課程「**輸入**」系統
,這個假設可能也有許多不同、細微差異
比如:
此時團隊發現仍有尚未解答的疑問,根據此他們才能知道或許老師們希望更有彈性的課程內容,又或是在等待尋求我們的引導。
再度回歸到產品形,最後一步,我們獲得了什麼?我們現在狀態是什麼?
我們理解更多關於老師的問題,他們似乎在內容導入遇到困難,「使用和熟悉系統如何運作」似乎是最大障礙。
那原本的目標是什麼?
-> 透過使老師更快、更輕易地開設課程,我們可以將發布課程的比例提高
現在遇到的障礙是什麼?
-> 如何解決使用者痛點(把內容放入系統、以及釐清什麼東西花費他們製作課程那麼多時間)
看起來還需要更多生成性研究 - 生成性的解決方案研究,必須透過使用者來回答:「他們在解決方案中,最看重什麼」
不只是證明原本的假設 幫助老師輕鬆地、快速地將課程「**輸入**」系統
,更是要著重在什麼是好的解決方案。
團隊接著再進行實驗,找 5 位老師,對他們提供一項服務,幫老師(即為使用者)們將課程內容輸入平台,透過實際承擔老師的工作,更理解他們使用的內容是哪些、類型、格式是什麼。
在這次的實驗中,兩週內收到各式各樣的素材,更發現有些老師直接送來毛片(未剪輯過的影音內容),並附上說明,老師將如剪輯。甚至連音訊檔案還是分開的。
團隊成員也因此感到困惑、困擾,因為他們不是剪輯師,也不知道老師竟然會將這些素材存入系統,團隊已告訴過老師必須傳算最終內容過來。
於是乎,透過和使用者再次溝通,團隊發現了老師們遇到的困難不是將課程「**輸入**」系統
而是 創建線上內容(影片)
透過這樣反覆循環的產品形流程,去理解問題、驗證問題,團隊發現了使用者真正的痛點。
於是接著便是要去進行「解決方案探索」